现代社会变化下的母职角色探讨
一、引言
儿童是国家建设者和未来的创造者,那么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养育者,其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将影响着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是无可替代的,母亲与孩子建立的安全依恋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无可替代的。
在现在的市场媒体中,各种各样的科学育儿知识、微信平台、广告宣传等等,无时无刻的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这在无形中给母亲制定了一个规范和标准,让母亲们不得不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大众一边要求一个称职的母亲应当怎么做,一边又要求母亲在生育后,立即快速回到自己岗位中投入工作。甚至可以看到社会上有很多的新闻,如“某公司招聘要求女性签几年内不要孩子的协议”、“某某公司在得知该公司女员工怀二胎后,辞退该员工”等。但是在现实中,很少的母亲能够在职场和养育孩子兼顾,那么如何去养育孩子、教导孩子,怎么去正确看待母职角色成为了棘手的问题。
二、母职角色的研究现状
母职通常指母亲为抚育孩子所做的事情,包括怀孕、生育和照顾孩子等。母职还可区分为生物性母职和社会性母职:生物性母职指的是女性生物性的怀孕、生育等行为,而社会性母职则对应后天社会所规范的养育行为。
在已有的关于母职的研究中,柯小菁针对我国传统的母亲角色进行研究指出,中国母职角色在20 世界初期经历了一次重构,以西方母职角色定位来看,我国的传统母亲的育儿方式、知识等被质疑;母亲除了养育孩子以外,也承担了父亲过去所应承担的教养子女的责任。陈蒙则针对性的在在上海家庭中选择了13 位中产阶层的母亲,主要通过深度访谈进行理想母职的叙事研究,在研究中指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母亲仍然是作为孩子的主要抚育的角色,母亲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压力,她们无法在职场和家庭之间很好的调节平衡,而在母职角色中,母亲更多的从喂养孩子转变到重视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的改变。杨可则在关于母职研究中指出,母职更多的是在受社会文化发展影响下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未来方向、成长发展等要求与改变,母亲更重视的是科学的教育、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注重情感培养,帮助孩子形成健康人格和优秀能力,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在教育中获得优势。
三、母职角色的相关研究
赵玉娟认为母职之爱与家庭道德教育影响重大,“母职之爱”即父母处于社会性要求,自觉承担起的对子女社会性情感、知识、行为等的理性培养。其表现是精心培育,信心引导;其特点是理性、自觉性。陶艳兰从科学的母职、消费的母职、消费的母职及工作与家庭关系中的母亲角色三个方面描述了杂志中的母职图像。眭浅予则主要针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陈衡哲”的母职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金舒衡在研究中指出,母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意味着女性要遭遇的所有关于母职的决策,包括什么时候怀孕、如何怀孕、怀孕期间的禁忌,如何生产和养育自己的孩子等都受到特定的社会规范体系制约,而作者在研究中指出,社会也应承担起照顾儿童的责任,重视母职同时加强父职在而同样与过程的责任和义务,帮助母亲分担和减轻压力,使母亲能更好的平衡家庭和社会,同时也要提高社会对母职的认可。
四、展望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家庭和社会矛盾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而母亲作为家庭中承担儿童主要养育的一员,在平衡家庭和事业的时候,如何去选择和兼顾,以及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女性如何去看待母职以及他们母职压力的来源。因此,未来笔者想主要围绕母职压力这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所参考的外内外文献较少,因此可以考虑扩大范围,比如“亲职”、“父职”中进行参考和寻找量表。最后找到合适的被试,进行测量分析。本研究用以帮助女性能更好的处理和应对家庭和工作,也希望增强社会对母职的认识和认可,帮助现代母亲能够更好的对自己进行定位。
[1]俞彦卷.女性主义对母亲角色研究的影响:以美国妇女史为例[J].妇女与性别研究,2005(20).
[2]陈蒙.城市中产阶层女性的理想母职叙事[J].妇女研究论丛,2008(2).
[3]赵玉娟.母职之爱与家庭道德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2(9).
[4]金一虹,杨笛.教育“拼妈”:“家长主义”的盛行与母职再造[J].南京社会科学,2015(2).
文章来源:《现代仪器与医疗》 网址: http://www.xdyqyyl.cn/qikandaodu/2021/0427/939.html
上一篇: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分析
下一篇:表演传统和展现开放北京跨国恋情中的女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