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麻醉手术室工作开展涉及的仪器设备数量及价值已远远高于其他科室,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各种仪器设备的发展是临床麻醉、手术效果及质量的关键,因此保证在手术及急救时各个器械设备正常运行极为重要。相关资料显示,在总医疗事故中医疗器械相关事故占16%左右,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因此麻醉手术室器械设备的风险管控是手术正常开展及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1 仪器设备管理的风险问题
1.1 污染问题
与其他科室相比,麻醉科手术室器械较为庞大,其中涉及的种类繁多,如麻醉机、监护仪、腹腔镜、关节镜、椎间孔镜、显微镜、钬激光等长期放置的仪器设备会受到术中血液、体液、分泌物的污染,同时手术间温湿度、电磁干扰、放射线等因素均会对其带来影响[1]。
1.2 不规范操作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仪器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目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的是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的操作技能及知识储备,在操作前未接受有关仪器设备的培训,因而在使用过程存在不良操作问题,不规范的操作影响设备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如部分配件超出损耗,在日常使用中传感器、橡皮项圈、探头、底座配件、导光束、电源线等容易发生损耗。
1.3 后期维护不全
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不完善,整个使用过程应包含管理、使用、计量、维护维修、报废等环节,大部分仪器设备需要出厂方工程师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因厂方在各省市工程师配备不足和突发情况等因素,使得部分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检修维护及保养,超限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4 风险意识淡薄
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多依赖于设备科,科室无专业人员管理或医护人员兼职管理,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风险意识不高,对突发的仪器设备故障无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
2 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措施
2.1 建立目视化动态档案
应用目视化管理方法建立动态档案实时掌握各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计量、报废等情况),建立麻醉手术室仪器设备档案,其中包含入库信息登记、操作技术培训、维护保养记录等。采取责任制机制,专科仪器设备专人管理,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工作分工合理化,专科仪器设备定专科手术间定位定标识放置,共享仪器设备统一放设备间按目视化管理看板方法管理,避免部分设备长期积压、闲置,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2]。每个手术间的仪器设备均有同一色标记牌及编号。
2.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医院应建立以院分管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医学装备三级管理体系,科室应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制定周检测、月监测、年监测制度,根据日常使用频次、手术使用重要程度、价格等因素综合评估,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如对建立三级风险管理机制(高中低),如将麻醉机、监护仪、腹腔镜、关节镜等微创手术显示系统等列入高风险医疗仪器设备中,纤维支气管镜、无创心功能检测仪等纳入中风险医疗设备中,输液泵、暖风机等其他设备纳入低风险医疗设备中,并分色标注风险级别。
2.3 规范手术室器械操作
每个仪器、设备都有特定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结合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制定相应的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并悬挂在仪器设备上,以免因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设备故障;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保证操作方法规范标准,同时重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教育,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如细化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明确人员职责,最大程度的保障设备操作的标准化及规范化[3];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记录、及时培训、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针对各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建立完善的操作准入标准,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并加强人员培训、教育,逐步达到同质化管理水平。
2.4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及操作制度
造成仪器设备故障的主要因素为人员操作不当,因此需与设备科协作管理,按需邀请设备科技术人员或厂家工程师对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建立医护人员培训方案,在仪器设备使用后做好记录;同时落实医院人员标准化考核,定期组织手术室医护人员开展目视化管理及风险管理学习,保证使用规范化。定期举办经验会议,由具有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或专科组长进行技巧与经验传授,通过相互交流,增强操作技能水平,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保证各项操作的规划化及安全性[4]。
文章来源:《现代仪器与医疗》 网址: http://www.xdyqyyl.cn/qikandaodu/2021/0619/1310.html
上一篇:从传统到现代的一员闯将从琴师到二胡演奏家的
下一篇:观察中药鉴定中使用水试法的效果